2025 年 4 月 15 日-21 日是第 31 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,今年的主题为“科学防癌,健康生活”。FM101.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《1019早上好》联办节目《十堰人医健康天天问》,将采访并连线多位肿瘤专家,帮助大家远离恶性肿瘤的危害。
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是不争的事实,其中最为人们所关注的,便是吸烟与肺癌之间的紧密联系。近日,十堰之声记者采访了十堰市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曹风军,他将用一些数据来解读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关系,帮助大家预防肺癌。
吸烟是导致肺癌的最主要因素之一。烟草燃烧时会产生多达7000余种化学物质,其中许多都是致癌物质,如尼古丁、焦油、二甲基亚硝胺等。这些有害物质长期刺激和侵蚀肺组织,极大增加了肺癌的发病风险。
曹风军主任指出,此前已有大量的科学研究证实,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5~30倍(美国CDC数据),且约80%~90%肺癌死亡病例与吸烟相关。
“风险随吸烟量、烟龄增加而上升”,曹风军主任表示,每天1包烟,肺癌风险比不吸烟者高约25倍; 每天2包烟且烟龄20年,风险可能超过50倍。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环境,肺癌风险增加20%~30%。
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,但一旦真正地开始戒烟,很多人都无法做到,甚至有人找借口逃避戒烟:“都抽了这么多年烟,现在戒还有意义吗?”
对此,曹风军主任表示,多伦多大学发表在NEJM Evidence的一篇研究论文显示,戒烟少于3年的人群中,女性和男性的死亡风险分别降低了95%和90%。戒烟10年以上的人群,风险降至非吸烟者的1.5~2倍,其死亡率接近从未吸烟者。
“无论多少岁,戒烟这件事永远不会晚,即使确诊肺癌后戒烟仍能改善预后。”曹风军主任强调,无论是年轻人、中年人,还是老年人,戒烟都能给身体带来明显的健康改善,但越早戒烟,获得的好处越多、越大。
此外,曹风军主任还提醒,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,目前不推荐用电子烟作为戒烟手段。电子烟可能减少部分有害物质,但长期数据不足,且含尼古丁、甲醛等潜在危害成分,可能引发肺部炎症。
那么,如何“尽快”戒烟呢?4月14日,FM101.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《1019早上好》联办节目《十堰人医健康天天问》与曹风军主任进行了电话连线。
曹风军主任表示,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:
1、选择健康解压方式:用冥想、呼吸训练、规律运动、健康饮食替代吸烟缓解压力,减少饮酒。
2、寻求社交支持:与亲友组团戒烟,或请他们避免在你面前吸烟,清除环境中的烟具。
3、远离吸烟诱因:清理烟草制品,打破特定场景(如饭后)的吸烟习惯。
4、医疗辅助戒烟: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尼古丁替代疗法或药物,避免自行用药。
总之,曹风军主任强调,戒烟不仅需要个人的决心,更需要科学的技巧和全面的支持。在建立戒烟计划的基础上,结合家庭、社会和专业的帮助,管理好压力和情绪。此外,高风险人群如长期吸烟者建议定期低剂量CT筛查。